圖文:郭瑞玲傳道

我屬靈的操練中,有一項是獨處/靜默,我最喜歡到大自然裡去散步、安靜、默觀。

我通常不戴耳機聽音樂或詩歌,我只是走路,默觀、欣賞大自然。我專注地用五官,默觀我身旁的受造物,欣賞我經過的建築物。我安靜、默觀、覺察、體驗,全人融入大自然裡,也感知上帝的同在。

每次我大約走45-90分鐘,但我也往往依照當天的天候與時間表,彈性調整,可長、可短。

我常常到辦公室附近的台大校園,獨處/默觀、散步/覺察。一年裡,春夏秋冬的不同時序,不同的天候,不同的景緻,不同的色彩,散發出不同的味道。我經常反覆這樣地覺察、體嘗這些變化。

每一次出發前,我都懷抱與神相遇的渴望,期待會有另一次的旅程,等候新的發現,經歷新的體會。

開始時,我留意身體的節奏;走一小段路之後,步伐就自然形成一種韻律。我感受到雙腳平穩、踏實,卻也安舒、閒適地踩踏在地面上。我的心情放鬆、意念集中、靈魂清澈。

我觀看在不同的季節時,校園裡各種不同形狀、大小、高矮、顏色的樹、花、草、植物的生態、變化、美麗。我常常會抬頭仰觀天空,注意不同天候裡,天空的色彩、雲朵、建築物、校舍、自然界,在光與影中,交織成各種輪廓、圖案的美麗。我總是會捕捉,不同天候中,不同層次、份量、角度的光影,融於大自然的景緻、圖像、畫面。

我聆聽身邊的鳥叫聲,循著鳥叫聲,凝神注視,尋覓牠們的蹤影,我便駐足、停留,欣賞牠們的身影,聆聽牠們所發出的樂音、讚歌。有時是翠鳥、五色鳥,有時是伯勞、白頭翁等候鳥,甚至看到難得出現的貓頭鷹與台灣藍鵲,何等驚喜、珍貴、感恩!

舟山路上的生態池裡,常常有紅冠水雞、烏龜、蒼鷺、夜鷺、大小白鷺鷥等。牠們喜歡在水池裡、池畔,在池水中的樹叢、岩石上,日光浴、冬眠、游水、嬉戲、爭食、打鬧。

實驗農場的水田上、稻叢間,田埂中的圍籬,農場四周的欄杆上,常有喜鵲、樹鵲、烏鴉、麻雀等。牠們往往成群結隊地,時而振翅高飛,時而俯衝而下;有時不知什麼原因,遠走高飛,有時卻又突然返回,停駐在作物上、籬笆上,在田埂路上群聚、跳躍,發出嘰嘰喳喳的聲音,彷彿在彼此溝通什麼資訊。

池畔、農場裡的草地和樹枝上,松鼠、黑冠麻鷺,有時停駐、靜觀覓食,有時刷地一聲,飛快跳越過兩三個樹枝,往往帶給我驚喜。我就停下腳步,觀看牠們的活動,覺察牠們行動的變化,揣測牠們當時的想法、需求、渴望。

無論牠們做什麼,牠們都快活、自在、安然地喜受上帝的保護和眷顧,飽享大自然賜予牠們的食物,安居屬於牠們的富裕林木與池水,在「家」的廣闊天空與野地裡翱翔、飛跳、游動。

在這種獨處時的靜默時間裡,我往往不會為什麼事,為什麼人禱告。這是我與神獨處的時間,我只是用五官,覺察大自然的存在,感知上帝創造的美麗、美好、變化,飽享上帝的恩典、慷慨、施予,讚嘆、驚訝上帝的偉大、豐富、奇妙、不可思議!

這種覺察所需要的只是「同在」,與大自然「同在」,與自己「同在」,與上帝「同在」,與當下的景物「同在」。

但靜默/獨處中的「同在」,總帶給我心靈的滿足、喜樂、平安、美善、安寧,那是無所求於神的「接收」,不帶任何祈求的「飽足」。

每次的「進入」,都讓我「滿滿地」出來。景與物依舊,場景、舞台沒有更動,然而每次我總是以新的心情,期待下一次新的體會,渴望下一次新的領受。

大自然的一切都出自上帝,每天上帝使大自然裡的一切事物都更新,帶著新的氣息,擁有新的生命。我也懷抱這樣的心思,享受每一次對大自然的巡禮,沐浴大自然裡新鮮的體驗。